
2025年7月10日,Binance销毁了价值10.7亿美元的BNB代币。不是锁定,也不是储备,而是彻底销毁了。下周价格上涨了8%。
这就是代币销毁的作用。但许多人忽视了一个事实:销毁代币并不自动创造价值。只有当你建立了一些人们实际使用的东西,然后由于这种使用过程中销毁代币,这才有意义。Binance并没有先销毁代币然后希望人们使用他们的交易所。他们先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交易所,然后由于成功而销毁代币。
让我解释一下这实际上是如何工作的,什么时候重要,什么时候只是作秀。
代币销毁是通过将加密货币发送到一个没有私钥的钱包地址从而永久移除流通。在以太坊上,这是著名的零地址:0x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没有人能有这个私钥。当代币发送到那里时,你仍然可以在区块链上看到它们,但它们完全无法访问。这是一个数字黑洞。
理论很简单:减少供应,价值应该会上升。就像公司回购股票然后销毁。如果收益不变但股份减少,每股收益会上升。这就是说法。
但加密货币并不生活在经济学教科书中。它生活在由投机、势头和叙述驱动的市场中。只有当与真实的东西联系在一起时,销毁才有效。
以太坊的EIP-1559销毁了每笔交易的基础费用。自2021年8月以来,已经销毁了超过530万ETH,约合234亿美元。这不是营销噱头。每当有人使用以太坊进行交易、铸造NFT或移动稳定币时,部分交易费用就会被销毁。高网络活动意味着更多的销毁。这是一个反馈循环:网络使用创造稀缺性。
这是关键的见解:销毁奏效是因为它们是效用的结果,而不是其替代。
BNB的季度销毁遵循一个与交易量和价格挂钩的透明算法。自2017年以来,Binance已经销毁了数十亿美元的价值,目标是从2亿BNB减少到1亿BNB。每个人都知道什么时候会发生销毁。这是可预测的经济政策。销毁奏效是因为Binance每天处理数十亿美元交易量的交易所运行良好。
与此相比,柴犬币(Shiba Inu)销毁了数万亿的代币。价格?仍由模因投机驱动。为什么?因为SHIB一开始就有一千万亿个代币。销毁410万亿只是减少供应的0.041%。当你从无限供应中销毁碎屑时,这是营销,而不是经济。
模式很明显:与网络活动挂钩的持续销毁创造了真正的压力。一次性公告产生头条和暂时的上涨,仅此而已。
有三种主要方法。最简单的:将代币发送到无效地址——任何人都可以在区块链浏览器上验证这些销毁。更复杂的协议在他们的智能合约中减少totalSupply变量,比如以太坊的EIP-1559。第三种方法,销毁证明,用于在链之间分配代币,虽然这种方法已基本过时。
重要的不是技术机制。重要的是为什么销毁,以及是否与实际网络活动相关联。
2025年第二季度,BNB销毁了价值15亿美元的230万代币,自2023年以来,流通供应减少了31%。BNB在2024年熊市期间保持稳定,而其他山寨币则崩盘更厉害——是真正的价格支持来自系统的供应减少。
以太坊自EIP-1559以来已销毁530万ETH。结合权益证明减少了90%的新发行,以太坊从通胀式转变为潜在通缩式。
互联网计算机在2025年初销毁了100万ICP代币。价格暂时上涨,然后回落。经典的“买入传闻,卖出新闻。”销毁与网络使用无关——这只是一个事件,而不是一个系统。
差别显而易见。与实际活动相关的算法销毁创造了经济压力。营销销毁创造了暂时的投机。
大多数代币销毁是作秀。“我们在销毁代币!”听起来像是在创造价值。它吸引了头条新闻。价格短暂上涨。然后基本面自会恢复。
销毁代币不创造效用。它不建设产品或吸引用户。如果你的代币经济学存在问题——比如团队持有60%的供应没有归属,销毁5%的库房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这是关键问题:你是愿意持有一个每季度销毁5%但没有用处的代币,还是持有一个不销毁但年增长50%用户和实质收益的代币?
如果你选择了第二个,你就明白了。效用重要。销毁是次要的。
需要关注的红旗:没有公式的突然销毁公告,模糊的指标如“基于社区反馈”,在庞大初始供应中销毁微小的百分比,或在价格下跌时销毁。如果一个项目的主要价值主张是“我们销毁代币”,那这个项目是没有价值主张的。
良好的销毁遵循透明的算法,比如BNB的公式,与网络活动挂钩,比如以太坊的费用销毁,或使用协议收入,比如Maker的购买和销毁计划。关键的见解是:销毁有效是因为它们是效用的附带结果。即使没有销毁,项目也能成功。
糟糕的销毁是主要的营销信息,没有明确的公式,对庞大供应几乎没有影响,并在价格下跌时公布。
将销毁视为公司股票回购。当它们与业务成功相关时持续进行,它们是好的。当它们是唯一的策略而基本面崩溃时,它们是泰坦尼克号上的转椅。
代币销毁代表了加密货币向实际经济设计的演化。早期加密货币复制了比特币的固定供应。ICO时代项目印制数十亿并抛售给散户。现在我们看到动态供应管理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响应。
最佳实施创建反馈循环。以太坊的EIP-1559使费用变得可预测,同时创造了通缩压力,奖励网络使用——在用户、建设者和持有者之间对齐激励。
但这容易被忽略:创新不在于销毁。创新在于构建人们想使用的基础设施。价值从效用流向稀缺,而不是反过来。
当你看到销毁公告时,问一个问题:这个项目在做什么让人们想要使用它?
如果答案是“销毁代币”,那就走开。如果答案是“构建生成费用基础设施,而这些费用因网络成功被销毁”,那么你可能发现了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本文开头提到的BNB销毁——价值10.7亿美元的销毁,随后8%的增长?它之所以奏效,是因为Binance首先构建了世界上最大的交易所。销毁是效用的结果,而不是其替代。
以太坊的销毁之所以有效,是因为以太坊承载了DeFi、NFT和稳定币。总值锁定的870亿美元产生交易,创造费用,并被销毁。效用驱动活动,活动驱动销毁,销毁驱动稀缺。这是正确的顺序。
失败的销毁试图逆向操作。他们销毁代币并希望效用随之而来。但事实并非如此。
代币销毁不是魔法。它是数学。只有当基础经济合理时,数学才有效。其他一切只是烟雾、镜子和暂时的价格上涨,当炒作周期结束时,都会消失。
专注于项目的构建。如果基础真实,销毁自然会随之而来。
References:
本文仅用于教育目的,并不构成财务建议。代币销毁机制因项目而异,过去通缩代币经济学的表现并不保证未来结果。投资加密货币前请务必自行研究。

归属是一种基于时间的代币释放机制,它在预定的时间内逐步向持有人分发加密货币,防止即时抛售,且在团队、投资者和社区之间实现长期激励对齐。

加密空投是将代币或NFT直接免费分发到用户钱包,通常用作营销策略、早期用户奖励或向社区成员分发治理代币的方法。

封装代币是一个从某个区块链转化为在另一个区块链上标记化版本的加密货币资产,保持与原始资产一比一的价值平价,同时实现跨链功能和互操作性。

加密货币中的合成资产是代币化的衍生工具,无需拥有基础资产,即可通过使用抵押品和预言机来保持价格一致,从而追踪股票、商品或货币等现实世界资产的价格。